其他
活动回顾 | 亚洲的联结时刻——“木刻波流”版画工作坊
“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 #3: 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于11月21日在大学城美术馆开幕。在本次展览中,马来西亚沙巴州木刻团体“庞克摇滚舍”(Pangrok Sulap)及展览“穿针引线”发起人陆思培邀请了“木刻波流”为“庞克摇滚舍”制作中文版小志及关键词木刻海报。“木刻波流”和“庞克摇滚舍”在某种意义上都被相同的实践理念和网络所激励,而开始了社群性的木刻版画实践探索。“木刻波流”版画工作坊的创作集结小册子目前于“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3 “对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之“穿针引线”展出。
“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 #3: 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于11月21日在大学城美术馆开幕。在本次展览中,马来西亚沙巴州木刻团体“庞克摇滚舍”(Pangrok Sulap)及展览“穿针引线”发起人陆思培邀请了“木刻波流”为“庞克摇滚舍”制作中文版小志及关键词木刻海报。“木刻波流”和“庞克摇滚舍”在某种意义上都被相同的实践理念和网络所激励,而开始了社群性的木刻版画实践探索。“木刻波流”版画工作坊的创作集结小册子目前于“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3 “对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之“穿针引线”展出。
2021年12月5日,“亚洲的联结时刻——‘木刻波流’版画工作坊”在大学城美术馆举行,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次活动吧~
本次“木刻波流”版画工作坊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两位嘉宾简单分享了当代亚洲木刻版画社群的网络与实践的内容,带领参加者深入浅出地了解了相关内容,为第二个环节的木刻创作做铺垫。
12月5日下午2:00,活动在轻松的交谈氛围中拉开序幕。不同于普通的自我介绍,这次活动的开场鼓励大家跳脱身份或年龄对自己或他人的定视,选择一个自己爱好或最希望分享的事件介绍自己。
因自身对鲁迅先生的兴趣,活动发起人小黄老师接触到木刻版画这一媒介。自鲁迅先生提倡“创作版画”而形成“新兴木刻运动”之后,木刻版画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创作形式,而更成为了一种同时能够介入社会现实、参与社会行动的实践方式。这种关怀和意识,不仅在中国扎下了根,而且被带到亚洲各地继续延续和发展。后来在日本之旅中接触到了日本东京的木刻版画社群“A3BC”。“A3BC”是一个反战、反核的印刻艺术团体。为摆脱印刷机器与材料的限制,“A3BC”发挥「DIY」精神、共同商议创作议题,在布面通过脚踩的方式制作版画。
印尼雅加达木刻版画社群“野猪獠牙”(Taring Padi)将“朋克摇滚”的元素融入创作之中。他们同样倡导「DIY」精神。
马来西亚沙巴州木刻团体“庞克摇滚舍”(Pangrok Sulap)在创作中同样也融合了“朋克摇滚”的元素,他们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创作中,提倡“不要购买,自己动手”。
中国台湾木刻社群“印刻部”以在台移工的生存境况为主题,与移工共同创作了二十多幅版画并合印成大型版画横幅。
在此次分享中,两位活动发起者分享了他/她们所接触到的当代亚洲自组织木刻版画社群实践与网络,分享包括来自印尼、日本、马来西亚等地的木刻版画社群的实践情况。他/她们不仅分享了这些社群的创作成果,而且从这些成果图像出发,窥探这个以及一个互相联结、互相启发的亚际木刻版画运动网络是如何生成的。还看到近些年来,DIY精神和朋克精神是如何被注入到亚洲当代木刻版画运动之中的,这又反映了一种现实关怀和公共伦理的探索。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这些社群在创作过程,我们看到伴随而来的在创作技术/技艺上的适应性的创新和改变,使得木刻版画能够从个人创作转变为集体参与式创作,从而能够继续将木刻版画发展成一种更加民主而又团结的创作方式。 这一阶段的分享活动,同时也是一次图像研习活动,为第二阶段的木刻版画工作坊活动参与式带来参与创作的启发。
PPT参考文献:
Blaze Carved in Darkness: Woodcut Movement in Asia1930s-2010s, Fukuoka Asian Art Museum, 2018
Kano, A. (2017), “Trans Local Networking of DIY Art Collectives from Asia to Europe—The Case of A3BC”, FIELD: A Journal of Socially-Engaged Art Criticism, Issue 8, available at http://field-journal.com/issue-8/trans-local-networking-of-diy-art-collectives-from-asia-to-europe/ , accessed 20 Oct 2021.
Lin, R. (2020), “Sabah's Pangrok Sulap delivers woodcut prints with Covid-19 messages”, The Star, available at https://www.thestar.com.my/lifestyle/culture/2020/03/31/sabah039s-pangrok-sulap-delivers-woodcut-prints-with-covid-19-messages/ , accessed 20 Oct 2021.
Pangrok Sulap, (2021), The Story of Tinagas Keiyep, Independently Published
Taring Padi: Seni Membongkar Tirani, Lumbung Press, 2011
《BERSAMA:一本关于印尼集合、空间、庞克、音乐与艺术的小志》,愁城,2018
唐佐欣.(2020), 《移工、版画与他们的故事》,微信公众号“苦劳网”,2021年10月20日访问
《亚际木刻版画串联图绘》,吴君仪、李丁 / 编辑,独立出版(中国台湾),2019
《亚际自组织版画实践图绘II:集体协作、著作权与资本》,吴君仪、李俊峰、李丁/编辑,亚际自组织版画实践图绘工作小组,2020
PPT参考文献:
Blaze Carved in Darkness: Woodcut Movement in Asia1930s-2010s, Fukuoka Asian Art Museum, 2018
Kano, A. (2017), “Trans Local Networking of DIY Art Collectives from Asia to Europe—The Case of A3BC”, FIELD: A Journal of Socially-Engaged Art Criticism, Issue 8, available at http://field-journal.com/issue-8/trans-local-networking-of-diy-art-collectives-from-asia-to-europe/ , accessed 20 Oct 2021.
Lin, R. (2020), “Sabah's Pangrok Sulap delivers woodcut prints with Covid-19 messages”, The Star, available at https://www.thestar.com.my/lifestyle/culture/2020/03/31/sabah039s-pangrok-sulap-delivers-woodcut-prints-with-covid-19-messages/ , accessed 20 Oct 2021.
Pangrok Sulap, (2021), The Story of Tinagas Keiyep, Independently Published
Taring Padi: Seni Membongkar Tirani, Lumbung Press, 2011
《BERSAMA:一本关于印尼集合、空间、庞克、音乐与艺术的小志》,愁城,2018
唐佐欣.(2020), 《移工、版画与他们的故事》,微信公众号“苦劳网”,2021年10月20日访问
《亚际木刻版画串联图绘》,吴君仪、李丁 / 编辑,独立出版(中国台湾),2019
《亚际自组织版画实践图绘II:集体协作、著作权与资本》,吴君仪、李俊峰、李丁/编辑,亚际自组织版画实践图绘工作小组,2020
02木刻版画工作坊艺术让我们联结起来
1. 起稿:先在硫酸纸上起稿,再翻面通过复写纸将草稿镜像描摹到木板上;
2. 木刻:在完成草稿后,演讲者示范了三角刀、圆刀、平刀等不同木刻刀的用途,随后参与者们开始木刻创作。
3. 印制:参与者可自行选择红、蓝、黑等不同色彩的油墨,在演讲者的指导下将木刻作品印制到纸面、布面上。在布面印制的过程中,演讲者带领大家体验“庞克摇滚舍”的实践,伴随音乐用脚踩的方式将图案印到布上。
活动后记小黄和燕子两位分享者以鲁迅先生提倡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与带领大家进行集体式木刻版画创作。通过图像出发揭示日本、印尼、马来西亚等地不同地域的木刻版画社群之间的关联,从创作理念、创作方式等方面展开介绍。
最后,大家将小幅木刻版画创作共同拓印在同一幅大幅布面上面,组成一个集体的版画作品——这一过程所表现的,也许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的那样,我们都不过是这“一木一石“,然而通过我们的连接和合作,却能共同垒成了一些更大的“建筑”。
活动后记小黄和燕子两位分享者以鲁迅先生提倡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与带领大家进行集体式木刻版画创作。通过图像出发揭示日本、印尼、马来西亚等地不同地域的木刻版画社群之间的关联,从创作理念、创作方式等方面展开介绍。
最后,大家将小幅木刻版画创作共同拓印在同一幅大幅布面上面,组成一个集体的版画作品——这一过程所表现的,也许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的那样,我们都不过是这“一木一石“,然而通过我们的连接和合作,却能共同垒成了一些更大的“建筑”。
传播教育部文字整理:邓倩妍项目负责:王秀媛、刘子瑗、余爽、杨柳